發布日期:07月15日 13:38瀏覽次數:20
餐飲業一頭是百姓的餐桌,一頭關系著經濟發展。目前,從國家到各地已經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全面助力餐飲業恢復發展。餐飲企業也主動作為,求新求變,突出重圍。(7月11日央視網)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全國多地餐飲行業多次按下“暫停鍵”。即使當地成為低風險區后,一些市民也減少了到餐館消費的次數。近日,北京、上海、天津、陜西等地又相繼報告由BA.5變異株輸入病例,預計市民會進一步減少到餐館消費的次數。
上個月,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從相關補貼措施、社會保險助企紓困政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增強融資擔保增信功能、發揮好商業保險支撐作用、支持老年助餐消費個六個方面,明確要求抓好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各地也在因地制宜,為餐飲業從業者量身定做幫扶措施??梢哉f,目前紓困政策基本上已經考慮了各個方面,但是,從媒體報道看,各地餐飲業恢復活力狀況不平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與政策落實的力度和精準度有關。
11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知提到要“科學界定扶持措施適用的市場主體”。這個“科學界定”,關鍵是精準。比如關于租房補貼的問題,去年還有地方公私有別,今年各地則基本做到了一視同仁,并舉一反三,讓整個扶持政策普惠到所有的餐飲企業。再比如,一些餐館就是自家雇員一家三口,政府一攬子的社保緩繳等措施用不上,這種情況在一些地方仍未得到解決。
在政策落實的過程中,要精準識別餐飲企業的痛點在哪里。今年4月,畢馬威中國、中國烹飪協會、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及深圳市烹飪協會在線上聯合發布的《乘東風炊煙萬里——后疫情時代餐飲連鎖企業發展報告》顯示,在疫情影響下,超八成受訪的餐飲企業認為經營上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客流量不穩定;此外,材料漲價、租金上漲等造成經營成本壓力陡增,極大考驗著企業的現金流和資金鏈。同時,報告還指出,要加速行業的數字化、資本化變革轉型。
因此,當前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的聚焦點應該落實到如何幫助解決餐飲企業客流量不穩定的問題上來。
支持老年助餐消費是穩定客流量的一個方面,各地也都在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同時,夜市、數字化和資本化變革轉型是同樣值得重視的三個方面。
開放夜市是為餐企吸引客流的重要手段。在夜經濟方面,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杭州等城市已經摸索出了很多值得推廣的經驗,各地要因地制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文化內涵為基點,創新夜經濟業態和產品,豐富夜間文旅產品供給,以此帶動餐飲消費。
數字化轉型是為餐企吸引客流的另一重要手段。當前,中小餐飲商戶紛紛上線外賣,但很多餐企在如何做好外賣生意方面依然處于相對懵懂的階段,亟需專業平臺指導。廣州市飲食行業商會與政府相關部門、外賣平臺攜手,通過數字化培訓等方式,提升商戶的線上經營能力,就讓商戶感到很有收獲感。
資本化變革轉型同樣是為餐館吸引客流的重要手段?,F在很多餐館同質化競爭嚴重,難以把新顧客變成老顧客。餐館必須在菜品、風味、體驗等多方面進行改善,但很多餐飲商戶是沒有這個能力的。這就需要通過行業協會組織大酒店加強對這些商戶的培訓,包括大酒店與小微餐飲店的聯盟,以及引進諸如粵菜師傅之類的舉措等,加快餐企的升級,以此提升餐企抗風險能力,促進餐企加快建立現代化管理體系。
總之,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就在于政策的精準落實以及進一步創新。否則,這一點做不好,不說前功盡棄,但可能事倍功半。
來源:東方網
上一篇: 拓展餐飲業“賽道” 讓煙火氣更溫馨